據政府統計,二十年後香港老人口三分一,照顧老人已成重要課題,最近有組織推行以上網打機的方法,為老人健腦,並成立以電腦遊戲為主題的健腦室,希望藉此提升長者的記憶、反應和判斷力。腦神經科醫生盧文偉表示;長者腦功能減退,可分為自然老化或疾病兩大類,健腦前應先釐清原因。自然老化是細胞發展的正常結果。疾病方面,除常見的阿氏癡呆症(即老人癡呆症)能影響腦部認知功能外,中風或腦血管栓塞,造成腦細胞死亡亦會影響思考、記憶、行動、說話功能。甲狀腺素過低、缺乏維他命B雜、梅毒、抑鬱症等,都會令長者出現腦功能減退的表現。盧醫生强調,雖然現時醫學上仍無明顯有效抗腦衰退藥物,但以老人癡呆症為例,現時已有效果良好的針對性藥物作治療。再加上家人方面多與長者溝通,避免責備和埋怨,情況自可有改善。可從惡化的速度和規律去作判斷。因年老出現的正常性腦功能老化,減退規律是平均地下滑。相反因中風或腦血管栓塞引致的腦功能減退,減退規律會呈梯級狀下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明顯惡化,遇此情況應盡早求醫治療。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文偉光指;撇除疾病因素,長者的腦部與其他器官同樣會因老化令認知功能衰退,由四十歲開始至六十五歲後更為明顯;很多時卻不會影響他們的智力,只是作出決定和反應時需更長時間,情形就如電腦處理存取訊息的速度慢,最終也能得出正確答案。加上長者人生經驗豐富,即使記憶力過低,但(有意記憶)和(意義記憶)的能力卻在增長,故適當訓練下仍可取長補短,不致影響日常生活。文教授又謂,腦功能主要掌控運動能力和專注、認知、記憶力兩大類。(打機) 訓練長者腦功能應屬於前者,然而由於畫面反應要求高,長者較難適應會增加挫敗感,同時又易因手部頻繁移動而易致關節勞損。現時坊間部分長者健腦訓練方法,未必切合長者的反應時間和教育程度,效果大多不太理想。對此文教授的研究團隊,特開發針對六十五歲長者的(健腦智多FUN)軟件,專注訓練長者的認知及思考功能。(護腦小貼士)1. 拒絕煙酒不良習慣,酒精會直接對腦細胞造成傷害。2. 留意保持正常血壓,過高血壓會增加腦血管爆裂的機會。3. 適當運動和少食高膽固醇食物,以防出現血管栓塞。4. 維持心理健康平衡,透過正常社交活動,保持正面積極的情緒。5. 養成每日看報章習慣,嘗試隔一段時間後再將之憶述出來。6. 打太極除可舒展身心外,研究指對强化功能亦有幫助。7. 研究同樣指參加粵曲聽唱活動,可提升長者社交能力和認知反應。(聽粵曲、打太極及閱報,多加思考記下過程內容,已可健腦。)
送别
今天我送了李華漢最後一程,當堂倌宣佈請來賓客瞻仰遺容一刻,家屬們悲聲飲泣,感人動容鼻酸,癸涌火葬場火化,大吉大利,百無禁忌,家屬脫下孝服,跨過火盆,功德圓滿。預備了三圍解穢酒設在青衣城聯邦皇宮,飯後向李華漢太太道別,傷心事已成過去,有喜慶事請通知我們,祝福她還有欣欣向榮。(李華漢的女兒呌欣欣,兒子呌向榮) 胡偉流 2008-5-14
追思
本會會員李華漢先生,不幸於2008年4月 23日辭世。將於本年5 月13 日, 在世界殯儀館設靈夜, 翌日上午出殯。本會驚聞噩耗深感悲痛, 對李先生之逝世, 並謹向其家屬致深切慰問。較早前理事會發出通告, 為李先生籌募慰問金尚在進行中, 款項請交與康樂部代為籌集。懇請各會員發揮手足之情, 慷慨解囊相助。特此通告各會員。兆祥太極藝術學社謹啟
80年代初我遷入青衣島居住,參加清晨太極班,首位導師是沈大光師傅、隨後黃美珍師傅教太極劍、薛淑卿師傅教太極刀,這時李華漢加入,我們做了同學,他本身是有一套譚腿套路功夫。我在香港太極總會跟鄭天熊學習,考取第五期師資訓練班証書(方拳),而第六期師資訓練班証書(圓拳),我與李華漢一起也考取到,在青衣島練習太極拳時認識了丁潤章師兄,他把我和李華漢介紹到美孚新邨跟陳兆祥師傅學習太極,有一個晚上,報章登上公民體育會暑期太極班招生,我欲報名,在巴士上巧遇李華漢問我往何處,我把事相告,他聽後正是志同道合,太極班教練謝廼光師傅,乃師承藝光太極社姚光師傅,約學了三年我停學,李華漢繼續轉向藝光太極社學習,姚光入室大弟子尹永泰(阿泰),把太極精髓,貫輸給了李華漢,因而他太極拳突飛猛進,藝光太極社曾訓練出很多太極高手,工聯會議員王國興,也是姚光師傅入室八大弟子之一。我曾與李華漢由青衣島跑步上大帽山(川龍)練拳,也相約去維多利亞公園觀摩別人耍太極,九龍公園(功夫閣)觀賞中國功夫表演,當時衹要有太極的地方,我們都一齊去,香港太極總會就職典禮暨張三豐寶誕,看鄭天熊師傅氣功表演、董英傑同學會聚餐,董虎嶺師傅單脚推手(有一腿做了手術)招招把對手控制,李華漢也贊歎!藝光太極社會慶,姚光師公與師兄王炳光推手示範;掤、履、擠、按、採、挒、肘、靠。有一次姚光師傅在日本與武林高手比試,不想傷害對手而又能令對方折服,運用功夫恰到好處,由李華漢講述,娓娓動聽,精采萬分!太極講座;由姚光師傅在港島牛奶公司員工工會主講:太極如水柔順、像空氣般輕飄浮。前塵往事、瀝瀝在目。現得知李華漢離我們的訉息,實在不敢相信,太突然!為什麼他生命比我跑步還走得快,他兒女成才,經濟無憂,除了愛耍太極拳,閒時也愛唱粵曲,街坊社區會慶,他也粉墨登場助慶,很可惜;現在他衹能夠獨唱一曲(魂歸離恨天),本是可安享晚年,美好人生。這數年我與李華漢交往已沒有以前頻密,因我走我的路〈跑步是我的至愛〉他練他的拳〈太極是他的至愛〉大家都是追求健康長壽,總希望殊途同歸,奈何英年早逝,痛失良師益友,他一生追求太極真理,能夠領略太極,實在萬中無一,在李華漢眼中能夠逹到入太極門可數得出有~~~姚光、鄭天熊、陳兆祥、尹永泰、謝廼光。可惜他們都先後去了!李華漢醉心太極,在兆祥太極社指導後輩,公民體育會太極班助教,愉園體育會太極交流,每年由日本太極愛好者組團來香港,他代表藝光太極社與他們切磋,李華漢應該也可以入太極門,話唔定可以見到楊澄甫;或者可遇張三丰?http://hk.cnmdb.com/title/1619
浣熊
2008年4月18日 , 颱風「浣熊」襲港。天文台在晚上八時四十分改掛三號強風訊號,成為二次大戰以來,香港最早錄得的三號強風訊號。在晚上八時,颱風「浣熊」集結在香港之西南約四百六十公里,即在北緯十九點一度,東經一百十一點四度附近,預料向北移動,時速約十四公里,橫過海南島以東海域,並趨向廣東西部,本港地區今晚及明日天氣預測,多雲,有幾陣雨,稍後雨勢較為頻密。氣溫介乎廿一至廿四度,吹清勁東風,離岸及高地吹強風,風勢逐漸增強,海有大浪,展望星期日風浪頗大及有雨。
2008年4月17早上,剛三個半月大外孫女,隨母往星架坡公幹,巧遇「浣熊」襲港,不知是否應驗了貴人出門招風雨?http://www.hko.gov.hk/
荃灣區迎北京奧運長跑比賽
荃灣區迎北京奧運長跑比賽,荃灣區議會活動工作小組 ,荃灣區體育康樂聯會合辦,荃灣民政事務處、荃灣警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協辦、荃灣區議會贊助。比賽日期: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報到時間:上午7時08分,起步時間:上午8時08分,比賽路線:荃灣公園二期至汀九 (約九成平路,一個折回點) 賽事距離:約八公里。60歲以上組名次;1.李耀棠、2.黃鈞藩、3.羅偉琪、4.翁椿萱、5.何錦堂、6.李志文、7.胡偉流、8.何耀球、9.謝樹源、10.文國輝、11.鄭國光、12.黃伯根、13.余東寶、14.關松傑、15.蔡茂山、16.沈金水、17.張志仍、18.葉志成、19.鄧樹鈞、20.周品豐、21.談炳光、22.周志清、23.尤?光、24.周渭川、25.吳訓元、26.徐伯衡、27.莊明照、28.梁耀中、29.周龍發、30.何萬齡、31.黃錫褀、32.梁錦華、33.馮掁安、34.張森、35.謝國華、36.袁熊。 http://www.ecotourism.org.hk/hkmp/
清明節
上午:今早跑步到飛鵝山道百花林,向國父孫中山母親楊太君靈墓鞠躬,在亭柱貼有海報,支持馬英九競選中華民國總統,還有這墓碑已向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
http://billyhiking.blogspot.com/2006/02/blog-post_25.html
中午:到鑽石山火葬場,向大哥大嫂献花,胡偉聰生於1934年7月21日,終於1992年1月1日。李潤卿生於1934年1月10日,終於2007年12月25日。
http://www.epd.gov.hk/eia/tc_chi/alpha/aspd_263.html
下午:去長沙灣天主教聖辣法厄爾墳場,向父親胡光公之墓敬禮禱告,母親剛過了一百歲,身體健康,我年頭一月二日已當了外公,將在今年七月尾另會有內孫抱,繁衍後代,一一禱告。當年父親因飲了劣酒中風而逝世,終於一九五七年十月卅一日,享年五十歲。
http://vgoffice.catholic.org.hk/doc/grave/tenyearbury.pdf
聖火點燃
(星島日報報道)北京奧運會聖火昨按照古希臘傳統方式成功在希臘古奧林匹克遺址點燃,北京奧運會的聖火傳遞儀式正式開始。按照時間表,聖火將於四月三十到達香港,六月十九日進入西藏,八月八日奧運會開幕時送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會場。本報中國組,京奧聖火傳遞展開,雖然天氣報告指昨日希臘的奧林匹克城可能有雨,但昨晨奧林匹克一直艷陽高照。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親臨現場,數百名中國遊客也專程從中國到雅典觀禮。在採集聖火儀式舉行前,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致詞說:「源自太陽神的奧運聖火,寄託着對光明和溫暖的向往,凝聚着無畏和奮爭的力量,它是奧林匹克理想和精神的崇高象徵……中國和希臘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今天,代表着人類崇高精神的奧運聖火將再一次點燃,它將乘着北京奧運會的火炬走遍我們共有家園的山山水水,點燃激情,傳遞夢想,把光明與歡樂、和平與友誼,把奧林匹克精神播撒到十三億中國人民和五大洲人民的心中。」儀式莊嚴 「祥雲」高舉,當地時間上午十一時四十八分(香港時間下午五時四十八分),在奧林匹克赫拉神廟前,擔任最高女祭司的希臘著名演員瑪利亞通過凹面鏡點燃手中的取火火炬,北京奧運聖火採集成功!火種點燃後,男、女祭司跳起帶有宗教色彩的舞蹈,並走向古奧林匹克競技場。按照古希臘的傳統,一位父母雙全的男孩摘取一枝象徵和平的橄欖枝,交給女祭司。十二時十二分,最高女祭司在古奧林匹克競技場入口處點燃第一名火炬手、曾獲雅典奧運銀牌的希臘跆拳道運動員亞歷山大手中的北京奧運「祥雲」火炬,同時將橄欖枝傳遞給他,亞歷山大舉起「祥雲」火炬,北京奧運的火炬傳遞旅程開始。亞歷山大在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墓碑前祈禱後,與第一位中國火炬手中國著名游泳運動員羅雪娟完成北京奧運聖火的首次接力,羅雪娟隨後再和中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接力。羅雪娟稍後向記者表示,她能感受到古希臘文明和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交匯在這個聖火中,成為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第一名中國人,這是作為一名運動員最大的榮耀。本港由尖沙嘴起步,按照北京奧組委公布的日程,北京奧運聖火將於下月三十日從越南胡志明市送抵香港,而本地火炬傳遞活動則於五月二日展開,由尖沙嘴文化中心起步,途經本港各大名勝至灣仔金紫荊廣場為終點。其中一段更會以龍舟作為傳送工具。香港奧運會方面正考慮火炬在途經奧運馬術賽場時,以騎馬形式傳遞,藉此宣傳香港的奧運馬術賽。據知,香港參與聖火傳遞的火炬手將多達一百二十人,擬在八小時內完成全程二十八公里的接力路程。火炬手的詳細名單暫時未有最後定案,但預計將包括近年香港體壇知名運動員、演藝界知名人士,以及特區政府代表。
http://torchrelay.beijing2008.cn/cn/joumey/calendar/
08香港花卉展覽
香港花卉展覽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推廣園藝和綠化意識的重點項目。每年為數十萬本港市民和世界各地的園藝愛好者提供一個賞花和交流種花經驗的良機。上屆的花展吸引了超過五十二萬人次入場參觀及一百八十五個來自二十個不同國家的機構參加。
二零零八年香港花卉展覽將於二零零八年三月十四日至二十四日在香港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市民除了可以欣賞到花型秀麗、顏色奪目的主題花「太陽花」及各地的花卉之外,更可以觀賞到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園藝機構展出悉心栽培的盆栽、造型優美的花藝擺設,以及色彩繽紛的園景設計。會場更設有售賣花卉及其他園藝產品的銷售攤位。
展覽期間,大會將會為入場人士舉辦一連串教育與娛樂並重的活動,計有學童繪畫比賽、攝影比賽、展品比賽、音樂及文娛表演、花藝示範、植物護理工作坊、綠化推廣攤位、導賞服務、康體活動及親子遊戲等。
http://www.lcsd.gov.hk/green/hkfs/2008/b5/index.php
08渣打馬拉松
2008年2月17日 一年一度的香港馬拉松完滿結束。四萬九千人報名參加,逾七千人缺席,最終有四萬二千人出席全馬拉松,半馬拉松及十公里賽事。百分之九十七參加者完成賽事。今年有二千三百五十人感到不適或受傷,大幅減少六成,當中卅一人需要送院,較去年少四人,現仍有七人留醫。15參賽者不適較去年減少逾半 。香港馬拉松籌委會主席高威林表示,今屆賽事順利進行與天氣良好有關,早上氣溫約13度,並逐漸升至17度,適合長跑。至今共有15名參賽者不適需要送院,主要是擦傷及扭傷,比去年的35人少。他滿意今年的賽道安排,十公里賽事改為在東區走廊舉行,能夠分開人流之餘,亦可容納更多參賽者;以維園作終點,亦可讓更多人到場打氣,他希望這兩項安排明年可繼續。醫療輔助隊派出420名醫療人員沿途當值。有跑手中途不適,經治理之後要送上救護車。今年全程總共設置了26個救護站,求助的跑手,大部分都是擦傷或者抽筋,有15名選手送院治理,主要是皮外傷,情況並不嚴重。
101天倒數 ,期待的一天卒來到,馬拉松報名人數6,178人,出席賽跑5,603人,準7時45分由香港特別行政長官曾蔭權鳴槍一響,眾健兒齊向前奔跑,場面壯觀,開跑10分鐘,有男士已急不及待,在路旁樹木草地灌溉,當跑了13分鐘,忽有人倒地,眼鏡也飛起,相信這是第一個受傷的男人,在跑到麗景路段,外籍漢給路旁貓眼石絆倒,倒地翻了两翻然後起身繼續向前跑,扎起馬尾裝的女郎,她的頭髮左搖右盪,像鐘擺很有節奏地搖盪,又一位少女扎起孖辮,即時想起已故富婆龔如心,又跑到青馬大橋,數位男士向海施放楊枝甘露,半程設在汀九橋回程,我吃了两口蕉,右脇有點痛,跑到卅里右膝疼痛,只可用左脚用力,穿過西區海底隧道,放鬆跑,保持步速到逹維多利亞公園終點,總名次我跑第3416名,能夠完成馬拉松賽事一共有4,785人,有818人未能夠跑到終點。
http://www.hkmarathon.com/marathon/chi/event/results/2008/default.jsp
先進運動會(長跑)
日期: 2008年1月20日(星期日)
時間: 上午9時至下午1時
地點: 大埔船灣淡水湖主霸 (大美督)
路程: 約7.5公里
參加資格: 歡迎35歲或以上人士參加,其年齡將以有關賽事的舉行日期作為計算基礎。(即1973年1月20日或以前出生者)
改期: 如比賽當日上午7時,天文台仍懸掛三號或以上颱風信號又或發出紅色/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當日賽事即告取消,賽事將順延至2008年1月27日(星期日)同時同地舉行。
費用: 每位20元
甲組參賽運動員60歲以上; 翁椿萱、WONG TONG CHIU、馮明、楊思來、畢山倫、李秉明、胡偉流、何萬齡、張志仍、鄧樹均、徐伯衡、何錦棠、黃錫祺、忻鴻賓 、何耀球、李悅厚、談炳光、袁德明、劉庭樞、謝國華、程餘慶、梁威。
比賽結果;冠軍,畢山倫33:27,亞軍,楊思來34:14,季軍,何耀球34:40,殿軍,胡偉流34:49。
http://www.lcsd.gov.hk/me/mastergame/b5/cresults_distance_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