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10月在中國北京舉行。比賽項目一共五個,包括圍棋、象棋、國際象棋、跳棋及中國波子棋。規模不算大,金牌只有三十六面;但刻意緊接2008北京奧運舉行,意味智力運動其實也可以發揚光大。香港區圍棋代表選拔賽即將於6月舉行,十四歲的香港圍棋「神童」陳乃申,及香港圍棋協會理事長容保衡,今天便跟各位大談圍棋樂趣。緊接2008北京奧運舉行,距離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World Mind Sports Games)開幕日期只有一百多天。沒有花巧的絲帶舞,也沒有步步驚心的鞍馬、體操;這個比賽要較量的是參加者的「腦力」。誰說運動比賽只是鬥體力消耗?香港區圍棋代表選拔賽即將於6 月舉行,有香港圍棋「神童」之稱的陳乃申,和香港圍棋協會理事長容保衡,讓筆者感受到,原來「捉棋」也不簡單。現年只有十四歲的陳乃申,六歲便開始接觸圍棋。筆者不明白,眼前這堆黑白色的棋子,怎樣能吸引一個心智發展理應只會喜歡打機玩和看電視的小男孩?「最初父親給我選,課外活動是圍棋或乒乓球,我選了圍棋。」陳乃申的父親同樣是圍棋高手,當年只有小小年紀的他並不感到圍棋是項乏味的運動;相反陳乃申認為圍棋很有挑戰性,每次的進步都能令自己喜上眉梢:「圍棋每局都有變化、每一步都是問題,等你去計算和解答眼前的難題;而且圍棋能訓練思維,讓我的思想變得更敏銳。」這也是真的,打從筆者踏入圍棋協會大門開始,眼前這位還穿上校服的小神童,一直面帶莞爾、說話有點害羞,有時候還說得吞吐;只有說到關於圍棋的話題時,他卻恍如變成另一個人般,面帶自信、高談闊論,思維分外清晰。再談多點關於圍棋的事情,陳乃申分享了兩次親身經驗︰「那次我在溫哥華參加世界青少年圍棋錦標賽,面對一位法國選手,由於我輕敵,下錯了一步,最後我雖然還是贏了比賽,卻一點也不快樂,因我覺得很『瘀』。這次比賽令我明白到,千萬不可輕視任何對手,即使你知道對方比你弱,也要以平常心應戰。」另一次經歷卻恰好相反,前年(2006年)陳乃申參加世界業餘圍棋錦標賽,對手是一名美國棋手,心知道自己實力不及別人,卻因為自己下了一步「巧手」,最後「爆冷」勝出了。「這次經驗再次令我明白,無論對手是強是弱,首先不要害怕,應該好好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問到即將來臨的香港區圍棋代表選拔賽會如何備戰時,陳乃申說會多看關於圍棋的書籍,亦會盡量在比賽前放鬆自己:「臨急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因為圍棋沒有定理,功力要靠平時日積月累。」言談間,說到陳乃申現在為6段的業餘圍棋選手(最高為8段,業餘等級用阿拉伯數字表達),筆者問他,有沒有計畫用多久時間成為職業圍棋選手?豈料他說︰「我沒有想過成為職業圍棋選手。」他進一步解釋︰「中國每年只有二十人能夠入段(成為職業圍棋選手),這好比走獨木橋,很難做得到!」(旁邊的秘書更說,有人甚至形容要成為職業棋手,比考上北京大學更難!)而香港圍棋協會理事長容保衡則對筆者說︰「陳乃申曾經很希望成為職業圍棋選手,只是他的父親更希望他能好好用功讀書,而且要是立志成為職業棋手,生活上的安排便不像現在這般了,會刻苦許多,他的老師必會要他用整天時間來鍛煉圍棋。」轉自星島報 www.hkgodev.com